6分钟科普“微乐福建麻将怎么样有好牌,推荐2个购买渠道
熟悉规则: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 ,
包括如何和牌、胡牌、 、碰、等。只有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 克制下家:在麻将桌上,克制下家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作为上家 ,你可以通过控制打出的牌来影响下家的牌局,从而增加自己赢牌的机会。 灵活应变:在麻将比赛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你需要根据手中的牌和牌桌上的情况来灵活调整策略 。比如 ,当手中的牌型不好时,可以考虑改变打法,选择更容易和牌的方式。 记牌和算牌:记牌和算牌是麻将高手的必备技能。通过记住已经打出的牌和剩余的牌 ,你可以更好地接下来的牌局走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保持冷静:在麻将比赛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不要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影响情绪 ,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牌局,做出佳的选择 。
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请注意,虽然微乐麻将自建房胜负规律策略可以提高你的赢牌机会 ,但麻将仍然是一种博弈游戏,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因此,即使你采用了这些策略 ,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胜牌。重要的是享受游戏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 。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 、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请立即联系客服修复5.本店软件售出前,已全部检测能正常安装和使用.
如今当全球汽车企业产、销盘踞低位,收入、盈利不断承压 ,比亚迪在保证营收的同时,似乎正展现出不同的经营思路。
4月21日,比亚迪发布2019年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41亿 ,同比增长17.71%,较去年同期增长的22.18亿现金流,成为上市车企中为数不多现金流正增长的之一。
比亚迪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集团将继续加大供应链体系开放 ,推进子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 。通过比亚迪近来的经营活动与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分拆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新的经营策略之一,简单来说 ,比亚迪准备对外销售更多的汽车零部件。
在汽车预言家看来,从某种方面而言,比亚迪2019年度对于营收背后的调整 、集团内部经营策略的变化以及人才制度的倾向等方面 ,是更需要着重关注的地方。
1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保持第一
根据2019年报显示,比亚迪2019年全品牌销量为46.1万辆,受整体车市下行影响 ,同比减少11.39%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万辆,同比下滑7.39%;燃油车销量23.2万辆 ,同比下滑15.02%。相比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略有下降,但销量结构仍然保持平稳,新能源、燃油接近50:50。
拆分来看 ,上半年比亚迪整车销量为228072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45653辆,根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数据推算 ,每卖出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比亚迪 。
2019年6月底“补贴过渡期”结束,很多车企在第二季度争相卖车,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第三季度的销量 ,但可以发现,比亚迪在下半年仍然保持了较好势头,实现平稳发展。因此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占率继续位列第一。
2
年度营收保持稳定?汽车业务占五成?
比亚迪2019?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滑1.78% 。其中 ,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达到632.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9.53%,相比2018年760亿营收有所下滑。对此,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 ,汽车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下降16.76%由车市下滑以及补贴退坡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两大版块效益明显提升 。
根据2019年财报,上半年汽车及关产品业务收入为322.38亿元 ,下半年为310.27亿元。很多行业人士认为,补贴退坡透支了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消费被提前释放。
汽车预言家通过对比亚迪财报不同季度的梳理发现 ,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7万辆,在第三季度中,燃油车成为销量结构的主角 ,约6.08万辆,增长3%。但整体看,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上半年与下半年营收几乎持平 ,在第四季度中比亚迪车型逐渐显现出销量韧性 。
3
汽车业务盈利能力恢复
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同比下降41.93%,而这一数字 ,也是比亚迪过去5年净利润新低,其2015年至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 、50亿元、41亿元、28亿元。
比亚迪方面称,这主要为行业及政策变化影响和研发费用上升所致。财报显示 ,2018年比亚迪补贴款23.32亿,而2019年下降至17.07亿 。2019年,比亚迪研发费用为56.29亿元 ,同比增长12.83%。
通过产品来看,汽车及相关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毛利率同比提升2.10%至21.88% ,汽车业务毛利贡献138.46?亿元。
4
研发看重长线投入
财报显示,2019年研发费用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3% 。在业内人士看来 ,研发费用会影响当期利润,对于业绩提升的利好存在滞后体现的态势,但长期来看,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维持技术优势 、巩固龙头地位。
当期研发投入84.21亿元 ,其中包括资本化投入27.96亿元,占投入比例33.15%,相比上年降低8.4%。一般来讲 ,资本化研发投入被看做长期研发,区别于研发费用的“一次性支出 ”,资本化投入会计入资产资本 ,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 。
根据研报显示,中长期投入将提升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随着研发的不断投入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和半导体等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4月22日,比亚迪在电话会议上对外透露,2020、2021年比亚迪新车型产品将全部装载刀片电池。
5
现金流增22亿?连续三年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 ,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41亿,较去年同期增加22.18亿,同比增长17.71%,持续三年保持净流入 。同时 ,货币资金余额126.50亿,维持较高水平,现金相对充裕。
对此 ,比亚迪表示,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主要受益于集团现金流管理良好、进一步加快货币资金周转速度 ,后续亦将持续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在行业人士看来,较充足的现金流能够使得比亚迪更有效地应对新冠肺炎对汽车市场带来的影响 ,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经营压力。
6
8556万薪酬?技术岗高于管理岗
在10余家上市整车企业2019年报中,比亚迪以8556万的管理层报缴总额再度蝉联车企之首,成为民营车企中高管薪酬最高的企业 。毫无疑问 ,车企高管薪酬既能从侧面反应汽车企业的财务和管理状况,也能反映出汽车市场资本、人才的变动及趋势。
财报显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为税前年薪为53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 ,比亚迪的高级副总裁 、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税前年薪为1056万元,副总裁罗红斌、副总裁任林分别为721万、704万。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罗红斌为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 、任林为轻轨研究院院长 。可以发现 ,在比亚迪高管薪资结构中,技术类人员薪资占比更多。
廉玉波曾表示:“比亚迪已经形成了工程师文化,在比亚迪中 ,工程师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截至2019年报告期末,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已经增长至35788人,同比增长15.11% ,占集团人数总量15.62% 。
7
开放供销体系?培育300亿市值子公司
财报显示,经营策略方面,比亚迪将继续加大供应链体系开放 ,积极寻求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深化业务供应链市场化进程。因此,比亚迪近期的动作引人关注:一是为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宣传;二是成立5家弗迪系公司,完成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部件的业务分拆 ,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对外销售,加速市场化;三是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完成内部重组。
可以发现,比亚迪正在推进子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种举措将打开利润与估值空间,释放子公司的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 ,比亚迪曾表示,计划在2022年底前将旗下电池业务分拆上市。
目前,比亚迪财报将产品和服务划分业务单元 ,共分为三个报告分部。根据财报中“报告分部的财务信息 ”一项,“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收入包括对外交易收入与分部间交易收入(对内交易收入) 。2019年财报中,上述对外、对内板块的销售额分别为105.06亿元和120.13亿元 ,较2018年分别增加17.39% 、减少27.68%。
通过变动比例来看,该板块对外业务正在增长,这也印证了比亚迪希望从内销转外供的经营目标。此外,同动力电池业务相比 ,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规模较小。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半导体业务主要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 、生产及销售等业务 。4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通过下属子公司间的股权转让、业务划转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已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内部重组 ,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照此说法,比亚迪半导体将形成多元化股东结构 ,寻求独立上市 。
金融机构花旗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若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独立上市,或将大力提高现在上市公司的现金状况 ,并为电池业务的IPO奠定基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乘用车电气化的市场空间约600亿,若比亚迪半导体能做到15%全球市占率 ,对应100亿营收,其拆分上市的市值约300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自主车企前三季度赚钱了吗?比亚迪 、江铃:我净利润翻倍
近期汽车板块全面复苏,国内车企整体销售都开始突飞猛进 ,但是最为耀眼的,当属本季度的“当红炸子鸡”比亚迪,即便和股价飞上天的特斯拉相比 ,也不遑多让。
十月底,比亚迪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50.23亿元 ,同比增长11.94%,净利润达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值得一提的是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销售毛利22.32% ,同比增长8.46% 。
而受到利好消息影响,近一两个月比亚迪股价更是直线飙升,市值翻了一倍,已接近4500亿元。
开心的除了王传福 ,还有老朋友巴菲特。要知道“股神 ”自从2008年以8港币买入2.25亿股,总计18亿港币,目前市值已高达352亿港元 ,12年时间赚了330亿,浮盈18.6倍 。
不过,这个比亚迪的成绩也不算很出人意料。因为就在8月 ,比亚迪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已实现营业收入605.03亿元,同比减少2.7%;?净利润为16.62亿元,同比增14.29%。上半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实现净流入155.38亿 ,同比增长852.65%,为历史最高值。
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也只是在上半年喜讯基础上有了一些修正和巩固 。分析比亚迪能在整个前三季度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或许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旗下主力车型销售火爆助力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疫情稳定,原有的手机和玻璃、陶瓷等业务出货量激增 ,市场份额扩大;再一方面就是比亚迪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三季度还拿到了2.85亿元的政府补贴。
成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善于把握市场机遇,不断拓展多融资手段并加强了货款催收机制的比亚迪基本都做到了。
从数据上看 ,正是汽车板块业务的恢复性增长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新能源车的销量尤为亮眼 。比亚迪三季度累计销售汽车26.90万辆,同比下降19.90% ,降幅比今年1-8月收窄3.24个百分点,其中很大程度原因是一季度疫情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所致。不过,汽车板块依旧是比亚迪市值上涨的重要保证。
刚刚过去的9月 ,比亚迪汽车销售4.22万辆,同比增长3.57% 。全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汽车26.90万辆,同比下降19.90%;但伴随着全新旗舰轿车汉正式上市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9月销售1.99万辆,同比增长45.32%;其中纯电动车型销售12212辆,同比增长65.95%。刚刚在三季度亮相的比亚迪?宋PLUS、e2、e3及2021款唐等改款新车虽然业绩不够突出 ,可还是直接助力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复苏。
其中,旗舰轿车汉9月交付5612辆,环比增长40.3% 。截至第三季度结束,汉的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1万辆。就连改款旗舰车型“唐”也获得了不少订单。
比亚迪三季度财报中对第四季度做了乐观的预估 ,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手上握有的大量汉和唐所累计的订单 。可以说,“汉唐 ”两个车型将继续挑起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攻城拔寨的大梁。
与此同时,比亚迪宣布与日本主要商用车制造商日野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 ,在2035年前,推出日野品牌的纯电动商用车。
看得出,比亚迪已经将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攻方向 ,并不断构建完善新能源车体系。
财报盈收中还提到旗下的比亚迪电子 。可能很少有人知晓比亚迪电子是国内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商,占到集团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营收。2020年,比亚迪电子不仅承接了不少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代工订单 ,还顺利成为苹果iPodTouch独家组装供货商。?
事实上,比亚迪电子不止代工手机组装业务,在各种玻璃机壳 、塑胶材料制造技术上都遥遥领先同行 ,就连指纹芯片、摄像头CMOS?传感器等领域也都有着独树一帜的研究 。从2008年单独分立开始,比亚迪电子在技术上的研究成果直接赋能在了比亚迪整体的产业规划上,助力了企业产业链生产。
根据比亚迪集团内部规划,比亚迪电子目前正积极将业务拓展成三大板块--手机和笔电、新型智能产品 、汽车智能系统 ,未来5-10年整体规模将达到3000亿。
三季度的财报中,也正是因为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运营效率提高 ,出货量激增,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又增加了一层 。
同时,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 ,因此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不遗余力。对于新能源车来说,优质的电池是汽车的“心脏”,可谓至关重要。长期以来 ,电池寿命短、安全性差、造价昂贵,是国产新能源车被世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
因此,比亚迪刀片电池今年三月宣布在重庆弗迪电池工厂量产 ,8条生产线将实现20兆瓦时以上的年产能目标,为无数人所期待。
新的刀片电池改良了以往磷酸铁锂电池的不足之处,不仅安全性有了充分保障,电池在体积比能量密度上和传统铁电池相比至少提升了50% ,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更关键是,随着产能的提升,成本也将有20%-30%的下降空间 。如果刀片电池届时搭配比亚迪王朝+e网体系的深度布局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领先位置将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11月16日,滴滴推出了与比亚迪合作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 ,这是比亚迪花了三年时间为滴滴量身打造的定制车,将主要用于网约车运营。这款车的亮眼之处不仅是拥有超大的舒适空间,更关键是配备了30万元+的汽车才会配备的安全系统。
事实上 ,D1的推出正是比亚迪开放式的e平台特有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滴滴,还可以为更多品牌进行代工生产 。这也是比亚迪将自身“硬件”制造商身份逐渐向“平行供应商 ”转变 ,以多元化的“硬件+软件+服务”为诸多潜在客户提供定制化生产可能。
根据滴滴公布的信息,滴滴D1只是共享出行新业态的一次试水,后续还将有更多的车型推出。滴滴是希望通过“平台/自营联合体”模式构建新的网约车市场模式,从而抢占新的市场 。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D1的出现,比亚迪强大的量产和代工能力将开拓出全新的业态,在融入原有的产业链之后 ,整个产业集群必将有更大的提升,产业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虽然比亚迪三季度的财报看似不错,但是荣耀的背后依旧有着难掩的危机。
财报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营性成本支出 ,这其中除了正常销售支出外,有一大块依旧是被比亚迪作为重要规划的“云轨”项目支出 。
虽然比亚迪两年前的“云轨 ”项目前期获得众多城市的青睐,各地蜂拥而来纷纷希望上马此项目 ,但被国家发改委按了暂停键后,整个“云轨”项目基本处于停滞。在花费了大量人力 、财力的比亚迪集团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是当前疫情背景下 ,全球经济下滑,“云轨”项目到底能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实在很难说。
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特斯拉在宁德时代帮助下已经国产化,价格一降再降 。而这两位还都是国内动力电池销冠和新能源车销冠,面对比亚迪的既有市场一直虎视眈眈。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已经迎头赶上 ,声势过人,无论售后还是时尚感在年轻消费者群体有着不错的口碑,给比亚迪销售都造成不小的压力。
不仅如此 ,比亚迪高调推出的刀片电池是不是技术创新在业内一向争议不断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快无钴电池的研发,就连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也宣布即将推出可续航800km的无钴电池。对比亚迪来说,说的好听还必须做的到 ,刀片电池要达到量产,就要把电池事业真正地独立和拆分出来,才能保持增长并降低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永远是电池和续航 ,但是目前比亚迪汽车在这两块领域并不占绝对优势,随时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和甩开。
虽然比亚迪的财报佳绩给今年的国内车市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在众多新老问题的交织下,比亚迪未来面临的局面并不轻松 ,第四季度只剩两个月,到时比亚迪又会交出怎样的一份成绩单,相信不久之后就会自见分晓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9月份的销量数据陆续发布之后,各大车企的三季度财报也随之登场。原以为今年受疫情影响,在竞争中不太强势的自主车企大多赚不到什么钱 ,可是没想到整体表现还不错 。那么,已经公布了三季度财报的长城、比亚迪、江铃等自主车企的具体盈利情况如何?下面,买车君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
长城:三季度营收超262亿 ,同比涨23.6%
近日,长城汽车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长城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超262亿元 ,同比增长23.6% 。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了2.9%。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达621.43亿元 ,同比下降0.69%。
虽然长城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涨幅不算很大,但也算是保持了正增长 。而长城之所以能保持这样的水准,主要得益于产销的快速回暖。据悉 ,长城第三季度的新车销量达28.6万辆,同比增长23.9%。其中,哈弗品牌贡献18.3万辆 ,同比增长8.5% 。具体到产品的话,上市首月即破万的第三代哈弗H6功不可没。
另外,欧拉和长城皮卡在三季度也分别同比增长了179.9%和93.2% ,表现异常亮眼。接下来,哈弗大狗 、哈弗初恋、WEY坦克300等新车也会接连发力,相信长城在2020年的营业总收入能顺利超越去年。
比亚迪:三季度利润同比涨1362.66%
10月29日 ,比亚迪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45.2亿元,同比涨40.72%。利润方面,比亚迪第三季度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5亿元 ,同比暴涨1362.66%,前三季度则同比增长了116.83%。
看得出,无论是第三季度还是前三季度 ,比亚迪的净利润都有惊人的表现 。对此,比亚迪在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时表示,汽车板块业务的恢复性增长提升了盈利能力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反弹尤其亮眼。
数据显示,比亚迪9月售出19881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5.3% ,其中比亚迪汉9月份交付了5612辆,环比涨40.3%,新款唐DM销量超3000辆 ,环比增长99.0%。不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约为11.09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依旧大幅下滑,但好在下滑幅度有所收窄 。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涨0.38%
据广汽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74.07亿元,同比增长1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3.40亿元,同比增长113.87%。前三季度 ,广汽集团营业收入约为428.46亿元,同比微涨0.38%。这说明广汽集团已逐渐摆脱了疫情影响,实现了业务回暖 。
从销量来看 ,广汽集团自主板块在第三季度的销量为9.89万辆,同比增长9.54%。合资板块中的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第三季度的销量分别为23.21万辆和22.26万辆,同比增长了29.75%和20.30%。不过 ,要想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尽快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广汽集团还得在广汽三菱等合资品牌上下多点功夫 。
江铃:前三季度净利润暴涨127.42%
跟比亚迪一样,江铃在2020年前三季度也实现了净利润翻倍增长 ,具体增长127.42%,达3.59亿元。营收方面,江铃汽车在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80.05亿元 ,同比增长19.73%。
江铃净利润的猛增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增长 。销量数据显示,江铃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为22.08万辆,同比增长?9.21%。在具体车型方面 ,刚上市不久的江铃新宝典在9月份售出了3810辆,为江铃皮卡在9月实现同比暴增73.7%贡献颇多。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前三季度的良好表现 ,江铃还给出了四季度业绩预告 。江铃预计第四季度将延续目前的经营状况,在2020年实现3.99亿元-4.7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涨170%-220%。至于做不做得到 ,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了。
江淮: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400万元左右 ,实现了盈利,不过跟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00万元左右。
在买车君看来,江淮的扭亏为盈是建立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的,如果看扣非净利润 ,那江淮依旧大幅亏损。不过,目前江淮乘用车加入了思皓品牌,同时江淮和大众也在对江淮大众增加投资 。这些新的动向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江淮汽车的盈利能力。
总的来看 ,以上这几家车企大多在第三季度营收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利润有大有小,增长的幅度也有较大差异。但可以看出整体情况在好转 ,就连原本亏损的自主车企都在积极求变 。那么,它们在接下来第四季度会不会更好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比亚迪为例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